2012年5月30日星期三

翟紹唐

1-4-7 NM
近來曝光率最高的大狀,要算翟紹唐。

在馬尼拉死因研訊中擔任研訊主任的他,差不多天天見報,曝光率比律政司司長黃仁龍還高。有傳,這位全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資深大狀,是下屆律政司司長的熱門人選。

死因研訊完結後,身為監警會主席的他,又就警方用胡椒噴霧噴中八歲男童一事向記者交代進展。然後,他又以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身份,公開指責政府叫勞資雙方協商是不切實際。

曝光頻頻,卻再三強調對律政司司長一職沒興趣。突然炙手可熱,只因一世幸運,時勢造英雄。

年輕,有名譽地位,家庭事業美滿。○二年,翟紹唐獲委任為資深大狀,時年三十六,入行十年,是歷來最年輕獲委任這資格的大狀,至今紀錄仍未被打破。

但當時他認為自己根本未夠班加入資深大狀這個圈子,甚至想也沒想過提出申請。多得「龍哥」教路,才踏出這一步。

翟紹唐口中的龍哥,是律政司司長黃仁龍。

司長是豬頭骨

翟紹唐一生幾個重要決定,原來都跟黃仁龍有關。由申請做資深大狀,到答應做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他也聽黃的意見,接任警監會主席,更是由黃推薦。「佢真係大整蠱,你可以話佢係我恩人,或者仇人。」公職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少,很快變成公職王。

對於黃仁龍,他有讚無彈。「我叫佢龍哥,唔係講笑,真係覺得佢係大佬,睇嘢好透。佢好dedicated,有原則,律政司司長人選,睇唔到有better choice。」他形容律政司司長是豬頭骨。「做得好唔會有人讚,做差少少就俾人㓤。」

「真係無人搵過我,唔好煲啦,你哋不如捧捧Rimsky(袁國強)啦,或者Johnny Mok(莫樹聯)同Teresa(鄭若驊),Johnny靚仔啲,Teresa公職多過我。」

「其實唔好講到我同仁龍好熟,我唔想高攀。」他說,在工作上遇到難題,會請教黃仁龍,但實情是兩人為人父親後,因女兒關係才稔熟,翟紹唐亦因此出現轉捩點。

黃仁龍提攜上位

九年前的聖誕節前夕,他和黃仁龍出席完時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梁家傑的飯局後,因為要趕回家湊女一同提早離場,途中黃問他會否申請做資深大狀。「我嗰時太後生,啱啱夠十年之嘛,睇吓我啲師傅, Geoffery Ma(馬道立)、Robert Ribeiro(李義),佢哋apply QC嗰時幾勁,我係咩身屍蘿蔔皮,同人邊有得比,我依然都覺得係咁。仲有lead我嗰啲係Ronny Tong(湯家驊)、Robert Tang(現任上訴庭副庭長鄧楨)同Benjamin Yu(余若海),佢哋幾勁,我同佢哋邊有得爭。」

但黃仁龍花盡唇舌力陳「有仔何不趁嫩生」的利害,兩人就於長江大廈外,在寒風下談了個多小時,翟紹唐終決定趕及在截止當天入紙申請。同年,黃仁龍和他一同獲委任為資深大狀,兩人抱着出世相差六日的長女合照。他們的長女和幼女剛巧都是同年出世,後來還成為同學,每朝早兩個男人都會親自送女上學,才開始熟落。

那時長女剛出世,翟紹唐心想,就算「升級」後生意減少,便主力湊女。幸情況沒想像中差,其中一個原因是,又有一班貴人間接「扶持」了他,包括三位前大律師公會主席余若薇、湯家驊和梁家傑。

時勢造英雄

「佢哋最當打嘅時候去咗做立法會,另外有啲就走去做官同移民,你可以話時勢造英雄。」市場上少了一班對手,客戶自然轉聘他人,考慮他這類後備。

「我唔介意做後備。」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一職,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首選是鄭若驊,但鄭推了,他執二攤。

未做資深大狀前,他經常為一些前輩做副手,紀錄良好,他又按師傅馬道立吩咐,「升級」後首兩年不加價,很快便逐步接棒坐正。「Timing好,上位快好多。」

隨後大案不絕,單是小甜甜龔如心跟家翁爭產的官司,便做了幾年,又多接了政府的官司。「以前有打過政府嘅case,但做副手,到其他人唔得閒時,政府就會搵你,信得過唔會亂來。」打響名堂後,福臨門七哥徐維均和鏞記的大哥甘健成、亞視的債權人王征也找上門。

因經常代表政府打官司,例如居港權司法覆核案和民間電台成員違反禁令開咪,故被標籤政府「御用」大狀。但他說,大律師這個行業,如同揸的士:「好似鏞記同福臨門,邊個嚟搵我先,我就幫邊個打。」無可否認,大多是有錢人和政府找他打官司。「我接過好多同政府打對台嘅官司,只係settle咗無人知啫。」

自小一帆風順

他坦言,從小到大,事業都一帆風順。自小在長洲長大,讀長洲國民學校,父母是教師,父親翟仕堯是當代書法家,師承水墨畫家呂壽琨。但他成績永遠不是最好那個,從未考過第一。

「我媽媽講得我最準,就係唔使用十足力,考到第二,但做到十足,都唔會考第一。」他不屬於勤力型,是小時候每天會睡十四小時,然後通山跑那類頑童。升中試考得不錯,足以入讀拔萃。中一第一個學期,英文不合格,但中二,已取得九十分。沒資格加入游泳隊,便退而求其次參加拯溺隊,最後以後備身份入選。

小時候原先想做音樂家,拉大提琴,學鋼琴,後來發現,音樂天分有限。於是,發掘其他興趣,加入學校辯論隊。老師認為他應發揮辯才,順理成章報讀法律。

會考成績中上。「好似三、四個A幾個B啩。」那時少人讀法律,他決定到英國升學,擴濶眼界。報考海外升學試,卻大懵忘了問父親拿支票交考試費,也是截止當日跑去問拔萃校長James Lowcock借支票。

師傅皆猛人

他分別在英國倫敦大學和牛津大學,取得法學學士和民事法學士學位,八九年畢業,遇上六四民運。大部分同學決定留在英國,但他不想做二等公民,又沒家庭負擔,決定回港搏一鋪,有危就有機。

原先李國能願意待他回港時收他為徒,但李後來獲委任為御用大狀,當時御用大狀不能收徒弟,翟紹唐於是向李義敲門,跟了三個多月,李義又獲委任為御用大狀,於是他餘下的九個月便跟林孟達、馬道立和其妻袁家寧學師。有四位師傅,行內罕見,他也甘於被當作人球,因每位師傅都是猛人。

他學師完畢,幾個月後剛好全港最top打民事案的大律師行Temple Chambers有空缺讓他加入,自此順風順水。「我有啲徒弟好叻,不過去咗啲唔係好適合佢嘅chambers,發展亦都無咁好。有時啲嘢好睇機遇,你可以叫luck又好,whatever you may call it。」

他從未打過工,連暑期工也未做過,但卻當上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咁仲好,形象更加中立。」他坦言從未捱過,住的是南灣道市值幾千萬元的豪宅,有多部名貴跑車。但起碼他知道廿八蚊時薪是有X種計法,廿八蚊還夠在大家樂和大快活吃早餐,但午餐便「抿水」。

擇路而行

雖說時勢造就,但翟紹唐其實是擇路而行。很多人推崇的大律師公會主席一職,他說咪搞。「呢行太保守,好顧自己利益,我唔覺得值得嘥時間幫呢班人。」他還跟記者說,做過兩屆執委,發現有些工作相當無謂。「你話同內地部門交流,其實好表面,上到去只係傾吓偈食吓飯,飲飲食食,十一、二月去,一日食三餐大閘蟹咁囉。」他批評政府叫最低工資由勞資雙方協商一樣,也是抱這種態度:「That's me。我只係講啲阿媽係女人嘅嘢。」

他寧願接些和公眾利益有關的工作,例如馬尼拉的死因研訊,讓公眾,包括死傷者明瞭事件來龍去脈和澄清傳聞。「你話菲律賓政府要負責,一直都係港人自講,今次研訊俾大家另一個角度睇件事,例如班友係著住戰前避彈衣,其實佢哋係好勇敢,要鬧就鬧佢哋啲阿頭,點解嗰個時候仲走去食飯。」

又是時間巧合,他再接政府「工程」,原先他手上有一宗官司定於今年三月開審,但去年底達成和解,數天後,便接到當時的副刑事檢控專員薛偉成來電,問他有沒有興趣擔任這宗案的死因研訊主任。

每一個決定,就像早有安排。「你話神安排又得,命運安排又得,好彩又得。

滙豐 Accumulator案 主婦索償8000萬元


上午
10:00 am
法庭聆訊
Open Court
商業訴訟
HCCL 7/2010
[2/7]#
Kwok Wai Hing Selina
And
HSBC Private Bank (Suisse) SA (formerly known as HSBC Republic Bank (Suisse) SA)
審訊(商業)
Trial(Commercial)
施文律師行
F. Zimmern & Co.
史密夫律師行
Herbert Smith


19
9字樓
Court No. 19
(9/F)
芮安牟法官
Hon Reyes J



【本報訊】家住半山麥當勞道千萬元豪宅的一名家庭主婦,03至07年間透過滙豐私人銀行(瑞士)有限公司投資 Accumulator(股票累計期權)及 ELN(股票掛鈎票據)招致巨額損失,昨興訟高等法院向滙豐索償逾8,000萬元。她昨供稱,滙豐的職員曾在未得她同意下進行買賣。

不明白產品特色

洋名 Selina的原告郭莫惠卿(譯音)作供指,03年1月在滙豐開戶,先投資購買 ELN,她聲稱已忘記職員有否將風險披露聲明交予她。她簽署過逾300張 ELN文件,但她聲稱產品好複雜,她不明白產的特色。
原告又指,好多時都是由職員代她決定何時進行買賣及買那一種股票,她解釋「我都唔識,全部都靠佢(職員),佢問我都冇用」。對於被指因為不滿 ELN只能賺取股息,回報太少,職員才向她介紹 Accumulator,原告否認。
案件編號: HCCL7/10 


【明報專訊】家住半山麥當勞道的主婦,因投資Accumulator及ELN招至巨額虧損,早前興訟指匯豐推銷產品時誤導,追討8096萬元,案件昨開審。已投資上述產品逾4年的主婦表示,明白股市逆轉時須為ELN「接貨」,但又堅稱不明白產品特性,只當ELN是「超級定期」。
原訴人郭莫惠卿(譯音),洋名Selina,報稱住在半山麥當勞道,被告為匯控(00005)附屬的匯豐私人銀行(瑞士)有限公司。庭上披露,郭於2003至07年,共購入600份股票掛鈎票據(Equity-linked Notes,下稱ELN)及股票遠期累積計劃(Forward Accumulator,下稱為FA)。
投資4年 控匯豐誤導
郭供稱,03年1月周姓銀行職員Tracy告訴她,ELN有14%利息,當時她不明白該金融洐生產品如何運作,只當它是「超級定期存款」。被告一方盤問郭時指出,她承認知道買入ELN後,當特定股票跌穿行使價,客戶不能取回本金,只能買入股票,她亦知道買FA遇上相同情况時要雙倍「接貨」,但當被問及她是否熟悉產品特性,郭卻堅決否認,強調自己完全依賴銀行職員。
郭在供辭中強調對股市毫無興趣,亦不清楚股市於03至04年不斷回升,並稱「我係一個家庭主婦……財務嘅嘢我唔識打理」。被告一方資深大律師翟紹唐指出,當時Tracy指04年郭曾稱ELN只能賺息,未能在節節上升的股票市場獲利,故要求投資到其他產品,Tracy才向郭介紹FA,但郭強烈否認。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HCCL7/10】

Grenville Cross 江樂士


Courts should open doors to cameras

Grenville Cross urges Hong Kong to follow the trend in other jurisdictions of allowing court proceedings to be televised, because it would help broade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Justice is open to everyone," Judge Sturgess supposedly said, "in the same way as the Ritz Hotel." Although people in Hong Kong have the right to go to court to watch the proceedings, very few do so. Open justice, however, is a very good thing, and much more should be done to make the judicial process more understandable to the public at large.

That why the judges could hide how they mis-judged in Lehman Minibonds mis-selling frauds for two courts case concerning Bank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many common law jurisdictions have recognised the need for the director of public prosecutions to have the control of prosecutions, and for the political master to disengage from the prosecution process. In 2009, the attorney general of England and Wales transferred the bulk of prosecution powers to the DPP, and this provides a model for Hong Kong. The secretary for justice, who reports to the chief executive, is a government minister, appointed by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yet he is also the chief prosecutor, which involves a clear conflict of roles. If the secretary disengages from prosecutions in favour of the DPP, this will promote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integrity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d align Hong Kong with international trends.

I Grenville Cross SBS, QC, SC is the Vice-Chairman of the Sen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secutors. He was appointed Director of Public Prosecutions of Hong Kong, China, after the reunification in 1997, and held this post until 2009. Mr Cross served on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secutors from 2007 to 2010. A member of the Bars of England and Wales, and of Hong Kong, he was appointed Queen’s Counsel (QC) in 1990, becoming Senior Counsel (SC) in 1997. Mr Cross is Honorary Professor of Law,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Visiting Professor of Law,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Adjunct Professor of Law,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He is Sentencing Editor of Hong Kong Cases and of Archbold Hong Kong, and Co-author of Sentencing in Hong Kong. In 2010, he was awarded the Silver Bauhinia Star (SBS),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secution services in Hong Kong, and the Certificate of Merit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secutors,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global efforts to prosecute crime.


江樂士狠插黃仁龍 - 東方日報

高官貪腐陰霾籠罩香江,曾經為本港司法制度把關、負責檢控工作的前任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Grenville Cross)忍不住開腔發炮,指特首曾蔭權爵士及前任政務司司長許仕仁等人先後捲入接受富商款待及涉嫌收受利益等醜聞,分別遭廉政公署調查及拘捕;政府最高層的現任及前任官員同時惹官非,帶給社會的震盪是史無前例的(unprecedented),在現時政府管治威信蒙陰影時刻,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應即時把檢控權交予非政治任命的刑事檢控專員,作出公平公正公開的檢控決定,始能釋除公眾疑慮。



江樂士昨在香港大學舉行的法律研討會上指出,律政司司長一直手執刑事檢控大權,但在曾蔭權等政府最高層官員及商界財團接連牽涉利益輸送案件後,身為行政會議成員兼曾蔭權法律顧問的律政司司長,能否不偏不倚在毫無政治壓力下作出公平公正的檢控決定,已令社會大眾心生疑慮,目前有急切需要檢討有關做法。
曾蔭權、許仕仁及唐英年分別惹禍,許仕仁率先因涉嫌觸犯防賄條例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被廉政公署高調拘捕,律政司早前表明,黃仁龍信納現任刑事檢控專員薛偉成與涉案人士沒有關連,已授權薛偉成處理此宗案件,並在必要時考慮是否作出檢控。江樂士留意到,在曾蔭權接受款待及唐英年僭建的個案中,黃仁龍並無向外公布是否會抽身並將檢控權交予薛偉成,不同的處理手法再惹懷疑,當中有否內情不得而知。

質疑不告貪曾 可提司法覆核

不過,當局放軟手腳未必可令貪曾逃過大難,一旦黃仁龍決定不起訴曾蔭權等人,便要隨時面對市民挑戰有關決定。江樂士解釋,市民可提出司法覆核質疑黃仁龍的決定違憲,沒有按《基本法》賦予他的權力維護本港司法公平獨立,令公眾利益受損;市民亦可以個人身份提出控告,裁判官可按理據批准申請人以私人傳票方式,刑事控告曾蔭權等人。
除了貪曾等三人,早前多名官員亦涉及住所僭建,當中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多年來漠視屋宇署發出的「清拆令」,但至今並無被檢控,事件引起市民非議。江樂士又表示,當中有否特殊原因市民茫無頭緒,但有關情況已打擊市民對政府的信任,更令新界居民有藉口「有樣學樣」,增加政府打擊僭建的執法成效。

引程介南案 放權檢控有先例

江樂士引述自身經驗,指在前任立法會議員程介南以權謀私及前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被指偷步買車的個案中,當時的律政司司長抽身並將檢控權交給他,由他作出獨立檢控決定,證明律政司司長下放刑事檢控決定權的做法可行,有關做法既符合《基本法》的原則,亦不會涉及修訂法例,當局沒有藉口再議而不決,且應該盡快實施,此舉亦有助重建市民對政府的信心。
律政司發言人昨回應稱,有既定政策確保檢控決定是公平公正地作出,在調查機構完成調查並諮詢法律意見時,會小心檢視所有證據及作出檢控決定,一般而言,如案件或涉案人身份敏感,會將檢控決定交由刑事檢控專員作出決定,或尋求獨立大律師意見,或兩者並行,這是可行的做法,而過去也有先例。


2012年5月28日星期一

法改會倡引入集體訴訟 - Yahoo! 新聞香港

法改會倡引入集體訴訟 - Yahoo! 新聞香港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法改會倡本港設立集體訴訟機制,先處理有關消費者案件,再分階段延伸至其他訴訟如司法覆核等,助利益受損的小市民可團結對抗無良大財團;機制擬由高院法官把關,設「過五關」門檻。短期建議將消委會訴訟基金加碼至五千萬元資助集體訴訟,長遠設立集體訴訟基金。
  記者:洪藹婷
  消費者利益受損,向大財團討公道索償,不再單打獨鬥,或可提出集體訴訟。法律改革委員會集體訴訟小組委員會主席梁定邦解釋,擬設的集體訴訟機制有助財力不足的小市民,「如果有很多人受害,但一個人的能力非常薄弱,若無錢去做或拿不到法援去做,可以申請這機制,請一、兩個人,代表集體受害人提訴訟」。
  被告只面對一個案件
  集體訴訟機制對被告也有好處,「只告他一次,如一千人都是被害的,可以告他一千次,現在告他一次已夠,只對付一件案件,不用對付一千個案件」。
  機制首階段擬只限處理消費者個案,「任何人買任何產品或服務……譬如去銀行買債券,或以個人身分去買樓等」,梁預料,八、九成集體訴訟屬於消費案件;並先在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推行,並在五年後,才延伸至區域法院及其他類別案件。他說,機制原則上適用於任何民事訴訟,「例如起焚化爐,現在的人從司法覆核,要求法庭叫停政府,這是公共訴訟,不是個人和個人之間的訴訟」。
  為免小市民因缺錢而減低集體訴訟機制的成效,梁促政府為消費者委員會訴訟基金加碼,由現時的千餘萬元,「起碼(加至)五千萬元」,長遠建議由法援署另設「集體訴訟基金」,為集體代表人「撐腰」,支付巨額訟費。
  消委會訴訟基金加碼
  為防機制被濫用,集體訴訟須「過五關」,由高院法官把關,「第一要有足夠人數、第二是代表人本身要有代表性、第三關是代表人的利益和團體的利益是相同的,例如雷曼債券大家都買了,已算是一個共通點。」第四關是須持表面理據,最後是獲法院認同採用集體訴訟程序是最好處理方法。
  委員何沛謙補充,現存的代表訴訟與集體訴訟相近,做法是「用test case(測試性個案),挑選適合的、有代表性的,出來做……其他的個案會暫時擱置,等這個個案有了結果,才看看個別情況,就個別個案處理」,惟這種做法沒約束力。何舉例,當年手機服務供應商加收隧道費,單方面更改合約條件,「如果有集體訴訟機制,就更加可以令這些牽涉好多消費者、金額不大的個案,集合一起,與產品供應商或服務供應商訴訟」。
  集體訴訟報告書將會遞交政府,料六個月內由新政府公布初步草案及進行諮詢,料最快二○一四年交立法會審議。

議員黃宜弘、林健鋒和石禮謙另搞雷曼小眾報告




立法會研究雷曼兄弟小組委員會終結束逾三年半的調查,將於下月六日向立法會大會提交報告。據悉,報告會點名「譴責」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則在建制派力保下,避過「譴責」一劫,但亦遭報告予以「遺憾」。委員會副主席黃宜弘聯同經濟動力林健鋒和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石禮謙表明反對報告結論,並在下月六日提交「小眾報告(minority report)」,與委員會的報告「打對台」。
與何鍾泰報告打對台
委員會主席的工程界議員何鍾泰昨在內務委員會報告,將於下月六日提交委員會的報告到立法會大會,並獲優先編配在下月十三日辯論報告內容。據了解,報告將會點名「譴責」任志剛,並對證監會前行政總裁韋奕禮、曾俊華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遺憾」。支持譴責任志剛的除了泛民議員外,還包括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和金融服務界詹培忠。委員會亦曾提出譴責曾俊華,但民建聯等建制派極力反對,力保曾俊華,而葉劉淑儀在該輪投票未有列席。
不同意將責任歸咎任志剛
另一方面,消息指黃宜弘、林健鋒和石禮謙反對報告,將會在下月六日向大會提交「小眾報告(minority report)」。黃宜弘接受查詢時,不願透露報告內容。他說,雷曼事件「神仙都避唔過」,絕對不同意將責任歸咎於任志剛身上。而且過去三年監管機構和個別銀行的努力下,令苦主得到賠償,而且投資者也有一定責任。他指,「好多委員以為唔譴責、批評等於沒有做工夫,我好公道,錯就是錯,不可以為政治因素胡亂譴責。」
引用《權力及特權法》進行聆訊的雷曼委員會,自○八年十月中起工作至今已逾三年半。記者鄧想 梁詠斯


隱形經濟動力在村屋及雷曼事件

http://blog.yahoo.com/_SFWV3ITAWNYQ7PNPCOS5NGVJOI/articles/43466


Speech of the two-sided evil Jeffrey Lam  林健鋒 that first promised to help Lehman Minibonds victims that bought high risk Minibonds as low risk bonds but later helped Bank of China in Legco inquiry by saying the victims knew these were Lehman Minibonds (in fact the brochure printing was PIFL Minibonds ) :


http://minibondsoctaveconstellation.blogspot.com/2009/05/legislator-jeffrey-lam-dear-citizens-of.html

Wars on Joseph Yam
http://minibondsoctaveconstellation.blogspot.com/2009/04/war-on-joseph-yam-on-bank-frauds-cover.html


LRC report proposes setting up class action mechanism 法改會:集體訴訟門檻須嚴格


  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 published a report today (May 28) proposing that a mechanism for class actions should be adopted in Hong Kong. The proposal was put forward after careful and thorough consideration of the responses to the Commission's consultation paper.
 
     The Commission believe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regime for class actions would enhance access to justice and would provide an efficient, well-defined and workable mechanism.

     The Chairman of the Commission's Sub-committee on Class Actions, Mr Anthony Neoh, SC, said that the Commission recommended pha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lass action regime by starting with consumer cases, which would bring within the net potentially the largest segment (or even the majority) of cases suited to class actions. This cautious approach was to avoid the risk of unduly encouraging litigation.

     Another merit of this incremental approach is to allow the court system and the community to gain experience in this new type of procedure. In the light of experience gained, the Administration can assess whether and when the regime should be extended to other types of cases.

     The overwhelming message received through the public consultation of the Sub-Committee was that whilst a class action regime should be welcomed so that there may be increased access to justice, the regime should not be a charter for unnecessary and unmeritorious litigation. The Commission therefore recommends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all class action regimes elsewhere, class actions should only be allowed to continue as class actions if they have been so certified by the court.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regime should be introduced first in the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and its extension to the District Court should be deferred for five years until sufficient experience is accumulat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ody of case laws on the new procedures. If the regime is eventually extended to the District Court, judges should also be given the power to transfer complex cases to the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The Commission recommends that the proposed regime should adopt an "opt-out" approach. In other words, once the court certifies that a case is suitable for a class action, members of the class, as defined in the court order, would be automatically bound by the class action, unless they "opt out" of the class action within the time limits prescribed by the court order. Where the proceedings involve parties from outside Hong Kong, an "opt-in" procedure should be the default position (that is, persons will not be included in the class action unless they take active steps to "opt in" to the action), and the court has the discretion to adopt an "opt-out" procedure if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of the case warrant it.

     The Commission also recommends the following in the report:

- the proposed regime, and in particular an "opt-out" version, should also apply to public law litigation, say, judicial reviews, in Hong Kong (when the class action regime is extended beyond consumer actions);

- there should be procedural safeguards to avoid abuse of the process of the court and to ensure that those put at risk of litigation should be fairly protected (for example, a successful defendant not being able to recover his costs from an impecunious plaintiff who has been deliberately chosen as the class representative); and

- there should be safeguards in respect of class actions involving parties from other jurisdictions where problems such as forum shopping, duplication of proceedings, etc may arise.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a class action regime would achieve little unless there were mechanisms in place to enable plaintiffs with limited funds to take proceedings. As a comprehensive funding mechanism is unlikely to be put in place in the short term, the Consumer Council's Consumer Legal Action Fund should be properly injected with resources to make it readily available to fund class actions brought by consumers, thus enabling an early start of the class action regime," Mr Neoh said.

     "In the short term, we think that the proposed regime should apply initially only to consumer cases where there are already funding mechanisms in place. Our intention is to take a step-by-step approach, lead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eneral class action fund in the long term," he added.

     Mr Neoh said, "Once experience is accumulated in the funding of class actions by the Consumer Legal Action Fund, then a general class action fund extended to actions outside the ambit of the Consumer Council could be considered if the proposed regime is extended to other types of cases."

     Mr Ambrose Ho, SC, a member of the Sub-committee, spea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s, said, "Consumer cases are particularly suit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posed regime because of the general disincentives of individual claimants to seek judicial redress."

     In a class action, a representative plaintiff sues on behalf of himself and all the other persons ("the class") who have a claim in respect of the same (or a similar) alleged wrong, and whose claims raise the same questions of law or fact.

     The need for such a mechanism most typically arises where a large number of persons have been adversely affected by another's conduct, but each individual's loss is too small to make undertaking individual litigation economically viable. Such circumstances may arise in cases relating to, for example, consumer protection (such as product liability and consumer fraud), insurance, personal injury (such as food poisoning), etc.

     Under the existing law in Hong Kong, the sole machinery for dealing with multi-party proceedings in Hong Kong is a rule on representative proceedings under the Rules of the High Court which was criticised as restrictive and inadequate by the Chief Justice's Working Party on Civil Justice Reform in its Final Report in 2004.

     The report can be browsed at the Commission's website atwww.hkreform.gov.hk. Hard copies are available on request from the Commission's Secretariat at 20/F, Harcourt House, 39 Gloucester Road, Wan Chai, Hong Kong.
Ends/Monday, May 28, 2012



法律改革委員會建議訂立集體訴訟機制,先在消費者案件實施,如果行之有效,會考慮推展至全部民事訴訟案件。

法改會集體訴訟小組委員會主席梁定邦表示,機制對受害者及被告都有好處。他指出,如果同一事件中有很多受害者,但單獨一人沒有能力提出訴訟,可以由一至兩個人提出集體訴訟,令受害者有機會提出訴訟;至於被告,亦只需要應付一次案件。

梁定邦又說,要提出集體訴訟需要有嚴格門檻,包括有足夠的受害人數、代表提出訴訟的人要有足夠代表性,並證明群體與個人有共同利益,同時要有足夠理據,法庭亦要信納集體訴訟是最好的程序。

The consumer council on Lehman Minibonds :

http://minibondsoctaveconstellation.blogspot.com/2009/04/consumer-council.html

消委會指集體訴訟機制有助調解糾紛
http://news.on.cc/cnt/news/20120528/bkn-20120528163054016-0528_00822_001.html

消委會調查全港8間保險公司共16個投資相連人壽保險
http://blog.yahoo.com/_SFWV3ITAWNYQ7PNPCOS5NGVJOI/articles/43481

2宗雷曼個案在消委會訴訟基金支持下訴訟
http://blog.yahoo.com/_SFWV3ITAWNYQ7PNPCOS5NGVJOI/articles/43143

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

CHINA HITS BACK WITH REPORT ON US HUMAN RIGHTS RECORD人權紀錄指出,美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受到嚴重侵犯,美國標榜自己是自由之地不過是自欺欺人。在『佔領華爾街』運動中,成千上萬的示威者遭受粗暴和武力對待,眾多示威者遭到逮捕,這種肆意踐踏民眾集會示威和言論自由的行為,為美國的自由民主作出了真實的注解。



Xinhua
FULL TEXT OF HUMAN RIGHTS RECORD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1
BEIJING, May 25 (Xinhua) – China on Friday responded to a recent U.S. government report on China’s human rights practices by issuing its own report on human rights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Human Rights Record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1″ was released by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China’s Cabinet, in response to the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for 2011″ issued by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on May 24.
It was the 13th annual report published by China in response to U.S. attacks.
The U.S. report is “full of overly critical remarks on human rights conditions in nearly 200 countries and regions, as well as distortions and accusations concerning human rights causes in China. However, the United States has turned a blind eye to its own woeful human rights situation and remained silent about it,” China’s report said.
The “Human Rights Record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1″ is intended to reveal the “true human rights situ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world and “urge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front its own actions,” the report said.
The Chinese report covers human rights issues related to six topics: life, property and personal security;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racial discrimination; the rights of women and children; and U.S. violations of human rights in other countries.
The facts contained in the report are a small yet illustrative frac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dismal record on its own human rights situation, it said.
The United States’ tarnished human rights record has left it in no state — whether on a moral, political or legal basis — to act as the world’s “human rights justice,” to place itself above other countries and release the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year after year to accuse and blame other countrie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China, in the report, advised the U.S. government to look squarely at its own grave human rights problems, to stop the “unpopular practices” of taking human rights as a political instrument for interfering in other countries’ internal affairs, tarnishing the images of other nations and seeking its own strategic interests, and to cease using double standards on human rights and pursuing hegemony under the pretext of human rights.
SEVERE CIVIL RIGHTS VIOLATIONS
The report states that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violations have been “sev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dding that the country is “lying to itself” when proclaiming that Americans live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It cited the treatment of protestors participating in the Occupy Wall Street movement, stating that their arrests can provide a “glimpse of the truth regarding the United States’ so-called freedom and democracy.”
Almost 1,000 people were reportedly arrested in the first two weeks of the movement, the report said.
Many protesters accused police of brutality and, as a U.S. opinion article put it,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be considered, at least in part, authoritarian, it said.
INTERNET FREEDOM, EXCUSE FOR HEGEMONY
The report held that the U.S. imposes fairly strict restrictions on the Internet, and its approach “remains full of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Internet freedom” is just an excuse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impose diplomatic pressure and seek hegemony, it said.
To support this argument, the report noted that the U.S. Patriot Act and Homeland Security Act both have clauses about monitoring the Internet, giving the government or law enforcement organizations power to monitor and block any Internet content “harmful to national security.”
Protecting Cyberspace as a National Asset Act of 2010 also stipulates tha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s “absolute power” to shut down the Internet under a declared national emergency,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It also cited a report by British newspaper the Guardian which said that the U.S. military is developing software that will let it secretly manipulate social media sites by using fake online personas.
The project aims to control and restrict free speech on the Internet, the report said.
INTERNATIONAL TROUBLEMAKER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pursuing hegemony in the world, grossly trampling upon other countries’ sovereignty and capriciously committing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gainst other nations, the report said.
It appears to be increasingly contributing to international disorder, it added.
The Chinese report referred to a recently-exposed scandal of human experiments conduc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in Guatemala from 1946 to 1948, in which a U.S. government-funded medical program subjected nearly 5,500 people to diagnostic testing and researchers deliberately exposed more than 1,300 people to syphilis and other venereal diseases.
The report also denounced such experimentation, including government radiation experiments, human mind control (also known as MKULTRA) experiments and experiments conducted by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and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on so-called “enemy combatants in the war on terror.”
Moreover, U.S.-led wars have created humanitarian disasters, although the wars were allegedly waged as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efforts and for “the rise of a new democratic nation,” the report said, citing the death toll for the U.S.-initiated war in Iraq, which currently stands at 655,000.
PRESS FREEDOM IN QUESTION
China’s report argued that, while advocating for freedom of the press, the United States, in fact, imposes fairly strict censorship and control over the press.
“Freedom of the press” is just a political tool used to beautify itself and attack other nations, it said.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while forcibly evacuating Zuccotti Park, the original Occupy Wall Street encampment, New York police not only blocked journalists from covering police actions but also arrested about 200 journalists, including reporters from NPR and the New York Times.
MONEY-POWER COLLUSION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increasingly influenced by capitalism and is becoming a system for “the masters of money,” the report noted.
It quoted the U.S. 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 as saying that 46 percent of U.S. senators and members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have personal assets of more than 1 million U.S. dollars.
That well explains why the current U.S. administration’s plans to impose higher taxes on those who earn more than 1 million U.S. dollars annually have been blocked in Congress, the report said.
WIDENING INCOME GAP
“The United States claims to have a large middle class population that makes up 80 percent of its total population, while there are only very few impoverished or extremely rich people,” the report said, “However, this is not the truth.”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in the last 20 years, 90 percent of Americans have watched their incomes stagnate, while the richest 1 percent of Americans have seen their incomes grow by 33 percent.


美國原來那麼糟糕:中國發布2011年美國人權紀錄
2012-5-26 來源:新華社

  中國國務院5月25日發表《2011年美國的人權紀錄》,以回應美國國務院24日發表的《2011年國別人權報告》對中國人權的指責。人權紀錄從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等六個方面指責了美國的人權狀況。這是中國針對美國的國別人權報告連續第13年發表美國人權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5日發表《2011年美國的人權紀錄》,以回應美國國務院24日發表的《2011年國別人權報告》對中國人權事業的歪曲指責。人權紀錄說,美國的國別人權報告,再次對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品頭論足,對中國人權事業歪曲指責,而對其自身糟糕的人權狀況卻熟視無睹、只字未提。為了讓世界人民了解美國真實的人權狀況,敦促美國反思其所作所為,特發表《2011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人權紀錄從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種族歧視,婦女和兒童權利以及侵犯他國人權等六個方面揭露了美國糟糕的人權狀況。

  這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針對美國一年一度的國別人權報告連續第13年發表美國的人權紀錄。

  人權紀錄指出,美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受到嚴重侵犯,美國標榜自己是自由之地不過是自欺欺人。在『佔領華爾街』運動中,成千上萬的示威者遭受粗暴和武力對待,眾多示威者遭到逮捕,這種肆意踐踏民眾集會示威和言論自由的行為,為美國的自由民主作出了真實的注解。

  人權紀錄說,美國擁有強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資源可以對暴力犯罪進行有效的控制,但是美國社會卻長期充斥暴力犯罪,公民的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得不到應有的保障。美國將擁槍權置於公民生命和人身安全的保障之上,槍支管理松懈,槍支泛濫。美國槍支暴力和槍支致死率在發達國家中最高。

  人權紀錄說,美國極力標榜其新聞自由,但實際上,美國對新聞進行嚴格的審查和控制,『新聞自由』只不過是美國美化自己和打壓別國的政治工具而已。美國嚴格限制互聯網,『互聯網自由』不過是美國進行外交施壓和謀求霸權的一個說辭。

  人權紀錄指出,美國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但仍有不少公民享受不到個人尊嚴和人格的自由發展所必需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保障。美國在對其公民享受免於失業的保障方面乏善可陳,長期失業人數之多、時間之久,在60年間前所未有。『極端高層和最底層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凸顯分配不公。

  人權紀錄說,生活在美國的少數族裔受到長期的、系統的、廣泛的、制度性的嚴重歧視,種族歧視成為美國價值觀無法抹去的表征和符號。美國至今尚未批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和《兒童權利公約》,對婦女兒童權利的漠視加重了美國婦女兒童的糟糕境遇

  人權紀錄說,美國在國際上推行霸權主義,粗暴侵犯他國主權,肆意踐踏他國人權,『成為國際上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人權紀錄指出,美國自身的人權狀況劣跡斑斑,根本沒有任何道德的、政治的和法律的資格充當『世界人權法官』,將自己凌駕於世界各國之上,年復一年地發表人權報告指責別國。美國應當正視自身嚴重的人權問題,停止將人權作為抹黑別國形象、乾涉別國內政、謀取自己戰略利益的政治工具的做法,停止在人權問題上對人對己實行雙重標准和利用人權推行霸權的行徑。

  自由女神像基石上銘刻的猶太女詩人愛瑪·拉紮露絲的十四行詩《新巨人》中的詩句:歡迎你,那些疲乏了的和貧困的,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那熙熙攘攘的被遺棄了的,可憐的人們。把這些無家可歸的,飽受顛沛的人們,一起交給我。我高舉起自由的燈火!

  附:2011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12年5月25日

  2012年5月24日,美國國務院發表《2011年國別人權報告》,再次對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品頭論足,對中國人權事業歪曲指責,而對其自身糟糕的人權狀況卻熟視無睹、只字未提。為了讓世界人民了解美國真實的人權狀況,敦促美國反思其所作所為,特發表《2011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一、關於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

  美國擁有強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資源可以對暴力犯罪進行有效的控制,但是美國社會卻長期充斥暴力犯罪,公民的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美國司法部2011年9月15日公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12歲及以上居民共經歷了380萬起暴力犯罪,140萬起嚴重暴力犯罪,1480萬起財產犯罪和13.8萬起個人盜竊犯罪。犯罪率為每千人15起。美國多座城市和地區犯罪率激增。南部地區平均每10萬人經歷暴力犯罪452起、財產犯罪3438.8起。2011年的頭四個星期中,舊金山的凶殺案就由2010年同期的5起增加到8起,奥克蘭由4起增加到11起。2011年的頭9個月,紐約市地鐵重大偷竊案從2010年的852起增加到1075起,增長了25%。底特律地區凶殺案件同比上昇13.5%。 2011年1月至10月,芝加哥共發生123924起重罪案。2011年1月播出的反校園暴力公益廣告顯示,2010年7月至12月,美國有600多萬學生遭遇過校園暴力。另據『家庭急救』組織的統計,美國約30%的十多歲的學生卷入校園暴力。

  美國將擁槍權置於公民生命和人身安全的保障之上,槍支管理松懈,槍支泛濫。美國民用槍支數量佔全世界的35%至50%,平均100人擁有90支槍。蓋洛普民調機構2011年10月的調查發現,47%的美國成年人自報擁有槍支,比一年前增加6個百分點,為1993年此項調查開展以來最高。52%的35-54歲中年人自報擁有槍支。美國南部成人擁槍率高達54%。《紐約時報》2011年11月14日報道,自1995年以來,僅在華盛頓州就有3300多名重罪犯和家庭暴力罪犯重新獲得了擁有槍支的權利,其中400多人又重新犯槍殺等罪行。

  美國槍支暴力和槍支致死率在發達國家中最高。美國《外交政策》2011年1月9日披露,美國每年3萬多人死於槍支暴力,20萬人因槍支暴力受傷。據美國司法部統計,2010年,在480760起搶劫犯罪、188380起強奸和性攻擊犯罪中,犯罪分子使用槍支的分別佔29%和7%。2011年6月2日,亞利桑那州發生一起連環槍擊案,造成6人死亡,1人受傷。在芝加哥,僅在6月3日晚至4日凌晨,就發生了10餘起槍擊事件;在8月12日晚至13日凌晨,又發生5起槍擊事件,均有多人傷亡。在密歇根州、得克薩斯州、俄亥俄州、內華達州和南加州均發生過一人一次開槍射殺5人以上的槍殺事件。槍擊案頻發,早已引起美國人民的不滿,每年都有很多抗議,要求政府嚴格管理民間槍支,但是美國政府對此並未給予應有的重視。

  二、關於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美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受到嚴重侵犯,美國標榜自己是自由之地不過是自欺欺人。

  聲稱代表99%的美國人的『佔領』運動拷問著美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自2011年9月,由於美國社會嚴重不公、經濟嚴重不平等、貧富嚴重不均和高失業率等問題引發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席卷美國。且不論這場運動的深層原因,單就成千上萬的示威者遭受粗暴和武力對待,眾多示威者遭到逮捕而論,這種肆意踐踏民眾集會示威和言論自由的行為,就為美國的自由民主作出了真實的注解。根據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媒體報道,『佔領華爾街』運動發生的兩周內有近1000人被捕。僅10月1日,紐約警方以妨礙交通為名就逮捕了700多名示威者,有的示威者被戴上手銬在大橋上一字排開,等待警方大客車運走。10月9日,逮捕92人。11月15日,紐約警方出動防暴警察,對『佔領華爾街』運動的大本營祖科蒂公園強制清場,逮捕200多人。芝加哥警方在兩周內逮捕300多名參加『佔領芝加哥』運動的示威者。加利福尼亞州奥克蘭警方10月25日向『佔領奥克蘭』運動示威人群發起清場行動,至少85人被捕。一名伊拉克戰場老兵頭部被警方橡皮子彈擊中,導致顱骨開裂。11月17日,美國各地為紀念『佔領華爾街』運動兩個月舉行抗議活動,又有數百人被捕。其中,僅紐約市就至少有276人被捕,多人被警察拖走時受傷流血。許多示威者指控警方手段殘忍。有評論說,『美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獨裁國家。』

  美國極力標榜其新聞自由,但實際上,美國對新聞進行嚴格的審查和控制,『新聞自由』只不過是美國美化自己和打壓別國的政治工具而已。據報道,美國國會未能通過保護記者消息來源權的法律。美國有越來越多的記者因發表所謂的『不恰當的政治言論』而失去工作。2010年6月,美國資深記者托馬斯因批評以色列而被迫辭職。2011年11月15日,紐約警方在對祖科蒂公園強制清場時,阻止媒體接近祖科蒂公園,封鎖了空中領域以防止媒體用直昇機航拍,設置警戒線讓媒體無法抵達現場。警方不僅對記者使用胡椒噴霧,而且還逮捕了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紐約時報》等多家媒體的約200名記者,肆意踐踏新聞自由和公眾利益,令全世界為之嘩然。而美國主流媒體在『佔領華爾街』運動中的表現暴露了其在自由和民主問題上的虛偽性。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運動第二周,關於該運動的報道僅佔美國全國性媒體總報道量的1.68%,報道數量很少。2011年10月15日,『佔領華爾街』運動發起全球大串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福克斯等電視頻道沒有作任何直播,這與其曾24小時直播開羅廣場示威活動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嚴格限制互聯網,『互聯網政策充滿問題』,『互聯網自由』不過是美國進行外交施壓和謀求霸權的一個說辭而已。美國《愛國者法》和《國土安全法》都包含監控互聯網的條款,並授權政府或執法機構監控和屏蔽任何『危及國家安全』的互聯網內容。2010年通過的《將保護網絡作為國家資產法案》規定聯邦政府在宣布緊急狀況下,擁有絕對的權力來關閉互聯網。英國《衛報》2011年3月17日報道稱,美國軍隊正在研發一種電腦軟件,利用偽造的用戶身份在互聯網上制造錯誤的輿論導向,屏蔽不被美國軍方接受的觀點,這項軟件的研發其實就是限制互聯網言論自由。《俄羅斯之聲》2012年2月2日評論稱,美國政府安全機構某下屬部門僱用數百名分析師,以匿名方式監視外國網絡用戶的私人檔案,每天可審查500萬條微博消息。美國國土安全局在推特上設立虛擬賬戶每天搜索『非法移民』、『病毒』、『死亡』、『爆發』等詞匯,並悄悄追查轉發這些信息的網民。據《環球郵報》2012年1月30日報道,英國的利·范·布賴恩飛往美國前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條微博:『這周是自由自在的一周,在把美國摧毀之前,我要和朋友們聊聊再作點准備。』結果,布賴恩和另一同伴像恐怖分子一樣被戴上手銬並與販賣毒品嫌疑人一起被關押了12個小時。很多英國網友對此表示憤怒,稱:『什麼更糟糕?是因為一條無辜的微博被逮捕,還是美國情報部門盯著世界上的每一條電子信息?』

  美國民主制度的資本化越來越嚴重,日益演變成『錢主』制度。美國敏感問題中心2011年11月數據顯示,46%的美國聯邦參、眾議員擁有過百萬資產。正因如此,美國政府擬向年薪百萬以上的高收入階層加稅的計劃在國會遭到阻撓。有評論指出,在美國政治體系中,金錢已經成為選舉的王牌,最高法院認可企業用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持有利於其經營的政策和候選人,同時抵制有損其商業利益的政策和候選人。據報道,在2010年大選環節中,美國金融業向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的捐款佔其收到捐款的近2/3。民主黨某資深議員在2007年到2010年擔任農業委員會主席期間,收到的來自其委員會管轄下的集團的捐贈上昇了711%,而同期這位議員收到的捐贈總數只上昇了274%。據《華盛頓郵報》2011年8月10日報道,近80%的美國人對政治系統的運作方式不滿意,45%的人說他們非常不滿。

  美國以提高安全級別為由,不斷削弱公民自由。美國電子產品維權基金會發布《不當行為模式:2001-2008年間聯邦調查局情報機構的違法行為》,披露了以聯邦調查局為首的政治情報機構系統侵犯美國公民和合法居民的事實。報告顯示,2001-2008年,違反法律和行政命令等進行情報調查的不當行為達到4萬起,美國聯邦調查局提出的20萬份請求中有60%都是在調查美國公民和合法居民。《紐約時報》2011年10月20日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正在收集美國民眾的宗教信仰、民族和原始國籍等各方面的私人資料進行調查。《華盛頓郵報》2012年1月14日披露,美國政府可以利用『國家安全信函』,在毫無理由的情況下要求企業和組織提供關於公民經濟、通信和交往狀況的信息,以及搜查從企業文件到圖書館記錄的所有信息。美國政府可以在沒有法院指令或者不受司法審查的情況下動用衛星定位系統監控調查對象的一舉一動。

  警察濫用職權,粗暴執法,濫施暴力,許多無辜的公民遭到騷擾和傷害,有的甚至失去自由和生命。《世界日報》2011年6月10日報道,過去十年,紐約市警方攔檢民眾事件持續增多,2010年達60萬次,是2004年的2倍。2011年1月至3月有18萬人被攔檢,其中,88%是無辜民眾。據報道,7月初,南加州奥蘭治縣兩名警察將手無寸鐵且有心理障礙的一名流浪漢毆打致死。北邁阿密警方打死了一名攜帶玩具手槍的男子。加利福尼亞州一名男子僅僅因為穿了一件紅色夾克就被當地警察作為黑幫分子打死。亞利桑那州警方在一起緝毒案中沖進格雷納家中,開槍將其打死,事後發現死者沒有販毒經歷。冤案錯案頻發。據合眾國際社等媒體報道,得克薩斯州安東尼·格雷夫斯被錯判入獄18年;46歲的托馬斯·海恩斯沃斯因錯判搶劫罪無辜服刑27年;刑訊逼供迫使埃里克·凱恩承認雙重謀殺罪,被判終身監禁,服刑近25年。

  美國缺乏基本的訴訟程序保護,政府不斷申明有權隨意剝奪對公民的法律保護。2011年12月31日簽署的《國防授權法》竟允許無限期地對公民實施拘押。福布斯網站2011年12月5日報道,該法案規定,美軍有權在其境內進行反恐調查和審訊,只要美國政府認為是恐怖主義分子就可以無限期關押,無須經過法院審判。

  美國仍是世界上囚犯人數最多和人均被監禁率最高的國家,羈押囚犯的環境惡劣。據美國司法部統計,2009年美國有囚犯230萬人,每132個美國居民中就有1人在監獄里,超過14萬人被判處終身監禁。據《洛杉磯時報》2011年5月24日報道,在加利福尼亞州監獄,50多名囚犯共用一個衛生間,200人被關在一個體育館。美國司法統計局表示,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間,估計有88500名在押犯人遭到性侵犯。2011年4月以來,在一些監獄,周末停止供應午餐,以削減食品供應開支。36所監獄中的約2.3萬名囚犯在周六和周日每天只吃兩頓飯。惡劣的監獄環境造成囚犯抗議、自殺等事件不斷發生。2011年7月和10月,加利福尼亞州多座監獄先後有6000多名囚犯及12000名囚犯兩次絕食,抗議監獄條件惡劣和非人道待遇。《芝加哥論壇報》2011年7月20日報道,自從2000年以來,芝加哥市少年監獄至少有175人企圖利用牢房內設施自殺,共有7人自殺身亡。2011年,聯合國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提交的報告指出,美國有約2萬至2.5萬人被單獨拘押,美國政府2011年兩次拒絕報告員不受監督地接觸和探訪上述被拘押者的要求。

  三、關於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美國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但仍有不少公民享受不到個人尊嚴和人格的自由發展所必需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保障。

  美國在對其公民享受免於失業的保障方面乏善可陳,長期失業人數之多、時間之久,在60年間前所未有。美國是西方發達國家中維護勞動者權利最薄弱的國家之一,近10年來未批准任何一個國際勞工組織公約。美國缺乏有效的仲裁體系來處理用人單位拒絕與勞動者達成妥協的問題。據《紐約時報》2011年12月12日報道,美國有1330萬人失業,其中有570萬人失業已經超過6個月。2011年平均失業率為8.9%。2011年10月,25-34歲青年失業率高達26%,有更多的人就業不充分。2011年9月,美國有84個大城市失業率均超過10%,加利福尼亞埃爾森特羅市竟高達29.6%。失業者不僅遭受經濟困難,還經受焦慮、抑郁等精神方面的壓力。

  『極端高層和最底層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凸顯分配不公。美國號稱擁有佔人口總數達80%的龐大中產階級階層,極為貧窮和極為富有的人群只佔少數。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2011年10月25日公布的報告稱,1979-2007年,佔美國人口1%的最富有家庭收入增長最快,稅後所得增長275%,而佔人口20%的最窮家庭僅增長18%。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11年2月16日報道,過去20年,90%的美國人實際收入沒有增長,佔美國人口1%的富人收入卻增長了33%。經濟政策研究所2011年10月26日發表文章稱,2009年,佔美國1%的大富豪家庭財富與中等收入家庭財富的比例為225:1。收入最高的前10%的人的平均收入是收入最低的10%的人的15倍。福布斯美國富豪排行榜顯示,400位富豪掌控的財富達1.5萬億美元,相當於1.5億底層美國人佔有財富的總和。薪酬最高的前10位首席執行官的年薪足夠支付18330名普通僱員的薪水。近11%的國會議員的淨財富超過900萬美元;249名國會議員是百萬富翁;中等收入議員的淨財富達891506美元,幾乎是一般家庭收入的9倍。德國《明鏡周刊》評論說,美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贏家通吃』的經濟體。美國政治學家巴特爾斯認為,財富分配的根本變化不是市場力量或金融危機這樣的事件帶來的後果,原因在於政治決策。

  與最富有的10%的人相反,美國貧困人口和貧困率連創歷史新高,這對最富裕的美國是莫大的諷刺。美國人口普查局2011年9月13日發表的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約有462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比2009年增加260萬人,為1959年開始這項統計以來最高;貧困率為15.1%,創1993年以來新高。布魯金斯學會分析報告顯示,以這樣的貧困率發展,五年內經濟衰退還將把1000萬美國人拋入貧困人口的行列。22%的兒童生活在貧困中。美國有12個州的貧困率超過17%,密西西比州高達22.4%。美國正迅速成為一個依賴食品券的國家。美國沒有足夠的錢買食物的人從2008年的9%增至2011年的19%。2010年,1720萬家庭面臨食品短缺,約佔美國家庭總數的14.5%。2011年,美國有4600萬人靠食品券生活,約佔總人口的15%,比2007年上昇了74%。

  數百萬無家可歸者流落街頭。據報道,美國每年有約230萬至350萬人無家可歸。2010年美國無家可歸家庭數比2007年增長了20%。在過去五年中,離開家庭或來自社區其他地方申請入住收容所的單身人口比率從39%上昇到了66%。紐約市無家可歸人數已超過4.1萬,其中兒童高達1.7萬。加利福尼亞州聖塔克拉拉縣平均每晚有7045人流落街頭,芝加哥每晚有3000名青年人無家可歸。

  美國自詡其衛生保健是世界上最好的,但卻有相當數量的公民得不到應有的醫療和健康保障。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11年9月13日報道,2010年,美國有499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彭博新聞社2011年3月16日報道,過去兩年美國有900萬人失去了醫療保險,7300萬人支付醫療保險有困難,7500萬人因為資金不足而推遲就醫。因艾滋病死亡和傳染別人的危險增大。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感染者被發現以來,美國已有60萬人死於艾滋病。截至2008年底,美國共有1178350人感染艾滋病毒。據法新社報道,近3/4美國艾滋病毒攜帶者沒有控制住感染,1/5的艾滋病毒攜帶者不知道自己患病,僅有大約51%的HIV呈陽性的人得到持續的治療。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過去10年來,美國處方藥致死人數增加1倍,約14分鍾就有1人因此死亡。2009年因用藥過度至少造成37485人死亡,超過交通事故死亡人數。

  美國大幅度削減教育經費、裁減教師、縮短學時,學校學費飆漲,青少年受教育權的保障每況愈下。據《紐約時報》2011年10月3日報道,2007年以來紐約市學校平均每年削減預算13.7%。2008年以來,包括高校在內的美國教育界減少了29.4萬個職位,292個學區每周減少上課1天,這種做法僅在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和70年代石油危機時出現過。美國大學理事會的報告顯示,2011至2012學年,美國四年制公立大學的平均州內學雜費為8244美元,比前一個學年增加631美元,漲幅為8.3%。11月9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約3000名師生在該校聚會,抗議學費飆漲。據路透社報道,由於美國高校學費昂貴,三分之二本科學生尚未工作就有2.5萬美元的債務。

  美國的印第安文化長期受到壓制。美國通過立法和主流文化的影響來同化印第安文化。19世紀末開始,美國全面實施白人模式教育,推行強制性的唯英語教育。現今講印第安語的大都是生活在保留地的老人。據估計,如果美國政府不采取措施,50年後,可能只有5%的印第安人會講本民族語言。

  美國民眾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遠非遭遇金融危機所能推卸。美國至今尚未批准《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以上種種人權問題正是美國長期漠視公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反映。

  四、關於種族歧視

  生活在美國的少數族裔受到長期的、系統的、廣泛的、制度性的嚴重歧視,種族歧視成為美國價值觀無法抹去的表征和符號。

  少數族裔政治、經濟、社會地位因受歧視而低下。少數族裔擔任公職官員人數與其人口不成比例。《紐約時報》2011年6月23日報道,紐約市亞裔超過100萬,佔市人口的1/8,但紐約州議會中只有一位亞裔議員,亞裔市議員只有2人,市政府主管只有1人。根據美國全國都市同盟年度報告,2011年非洲裔美國人平等指數從2010年的72.1%下降為71.5%,其中,經濟平等指數從57.9%下降到56.9%,健康平等指數從76.6%下降到75%,社會公正指數從57.9%下降到56.9%。

  少數族裔在就業方面受到嚴重歧視。據報道,2010年拉丁裔失業率由2007年的5.7%上昇到11%,非洲裔失業率為16.2%,其中非洲裔男性失業率為17.5%,非洲裔年輕人失業率更高達41%,是全國平均失業率的4.5倍。在全國范圍內,黑人的失業率約21%,在底特律等中心城市甚至上昇到40%。在南達科他州一個主要由印第安人組成的齊巴克縣中有超過6成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冬季失業率高達90%。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在薪金最高的七個職業中,有六個都是白人佔多數比例。

  黑人的貧困率是白人的兩倍。少數族裔遭受嚴重社會不平等。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1年6月的報告,美國白人家庭中位收入相當於非洲裔家庭中位收入的20倍、拉丁裔家庭中位收入的18倍。2010年,美國非洲裔貧困率為27.4%,拉丁裔為26.6%,遠高於白人9.9%的貧困率。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2009年美國白人與拉丁裔、非洲裔少數族裔之間的貧富差距為25年來的最高。根據華盛頓施世面包組織的調查,近40%的黑人兒童處於貧困狀態,1/4的黑人在2010年身陷飢餓之中。德里克·博依金牧師指出:『這些數字令人震驚而又非常說明問題。』

  少數族裔得不到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在校少數族裔學生受到歧視和欺凌。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1年6月8日的報告,2008年,美國18-24歲青年中,22%的拉丁裔和13%的非洲裔沒上高中,而只有6%的白人沒上高中。2011年10月28日,美國教育部長阿恩·鄧肯(微博)稱,美國有1/3的學生在校遭受欺凌,亞裔學生遭欺凌的多於其他族裔,亞裔學生在網絡上受到嘲諷或辱罵的比例是其他族裔的3倍。一項研究報告顯示,54%的亞裔美國青少年表示曾在校園中遭遇欺凌,非洲裔、拉丁裔的比例分別為38.4%和34.3%。

  少數族裔和非基督教的宗教信仰者在執法、司法、宗教等領域受到嚴重歧視,不同族裔平等、宗教自由成為美國美化自己的虛假標簽。據《紐約時報》報道,2010年,紐約警方共攔路人60萬次,其中84%為非洲裔或拉美裔。據報道,非洲裔男性被拘留比率是非拉丁裔白人男性的6倍多。2011年12月1日,美國公民自由聯合會宣稱,美國聯邦調查局違反聯邦法正利用其廣泛的網絡越權秘密地收集穆斯林和一些其他組織的情報。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52%的美國穆斯林認為受到政府監視,28%的穆斯林認為曾有過被視為嫌疑犯的經歷,21%的穆斯林聲稱他們在機場過安檢時被單獨檢查。一項新的民意測驗表明,超過半數的美國穆斯林信徒認為政府的反恐政策單獨針對他們增加監控和檢查,機場安檢以及執法人員等對他們的中傷、威脅和騷擾的事件不斷增加。

  非法移民受到法律和制度性歧視。據報道,繼亞利桑那州通過反非法移民法之後,2011年9月28日,阿拉巴馬州開始實施移民法,這部法律的每一條規定都要求阿拉巴馬州的非法移民應與其他居民相區別,使該州非法移民的日常生活難以為繼。評論認為,該法違反了美國憲法和有關的國際人權公約對非法移民予以平等保護的條款。《紐約時報》2011年5月13日報道,佐治亞州政府批准通過的反移民法禁止非法移民在該州工作,還授權警方查緝非法移民。非法移民飽受虐待。根據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羈押監督辦公室內部報告顯示,美國許多移民羈押場所條件惡劣,沒有必要的醫療救護,過度執法甚至虐囚現象嚴重。亞利桑那州一家非營利組織2011年9月21日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該州與墨西哥邊境被拘留的數千名非法移民普遍遭受美國邊境巡警的虐待,得不到食物、水和醫療,被毆打,不准睡覺,有時被滯留在極冷或極熱的環境中,受到心理虐待和死亡威脅。

  不承認土著人權利。2011年1月至2月,聯合國土著人權利問題特別報告員阿納亞向美國兩次發出指控函,指控亞利桑那州政府批准使用再循環廢水在聖弗朗西斯科山峰建設滑雪場,以及土著人活動人士帕爾帖被指控謀殺兩名聯邦調查局特工,於1977年被判處無期徒刑。但是,帕爾帖一直聲稱自己是無辜的,美國政府因其參加美國印第安人運動組織而對其進行政治迫害。2011年4月26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文化權利問題獨立專家沙希德、宗教信仰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拉呂和土著人權利問題特別報告員阿納亞聯名向美國發出指控函,稱加利福尼亞州瓦列霍市政府計劃將一直被北加利福尼亞州土著人視為宗教聖地的索戈雷亞特地區改建為停車場和公共洗手間

  種族仇恨犯罪頻發。美國聯邦調查局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共發生6628起仇恨犯罪案,其中2201起針對非洲裔,534起針對拉丁裔,575起針對白人。基於種族偏見、宗教偏見和族裔偏見的分別佔47.3%、20%和12.8%。美國進步中心2011年8月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10年,美國七個基金會動用逾4260萬美元在美國煽動反穆斯林仇恨。舊金山活躍著三個『白人至上』團體,這些團體以攻擊少數族裔和外來移民為主業。2010年11月10日,兩名墨西哥移民遭到一群白人男子毆打,涉案者就是這些組織的成員。據調查,在紐約市,15-29歲的黑人男子最容易成為凶殺案的受害者。這一群體還不到紐約市人口的3%,但卻佔到了2010年所有凶殺案受害者人數的33%。

  反對種族歧視的民權運動者的遭遇令人關注。《赫芬頓郵報》2011年5月31日報道,路易斯安那州耶拿民權活動者卡特里娜·華萊士被當局僅僅依據一名毒品販子的指控就判處15年徒刑。此前,華萊士曾參與組織有5萬人參加的抗議種族歧視行為的民權活動,使6名非洲裔高中生重獲自由。文章認為,華萊士被判刑是當局對其人權活動的報復。華萊士表示,警方完全是針對我,『因為我是一個自由戰士,為民眾權利而斗爭』。

  五、關於婦女和兒童權利

  美國至今尚未批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和《兒童權利公約》,對婦女兒童權利的漠視加重了美國婦女兒童的糟糕境遇。

  在美國,對婦女的性別歧視普遍存在。據統計,美國婦女在各級政府中代表性不足,美國國會女議員僅佔17%。男女同工不同酬,收入差距在過去半個世紀里僅僅縮小18美分。據美國公民自由聯合會的報告,2009年全職婦女工資仍只相當於全職男性工資的77%。美國婦女在就業、昇職和工作等方面普遍受到歧視。一項新的研究證實,在美國高科技公司里,女性晉昇為董事會成員以及最高薪管理層比在其他單位更落後於男性。在最高薪管理層中,女性不到1/28。在加利福尼亞州最大的上市公司里,只有10%的董事會成員和高管是女性。

  婦女貧困率創新高。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報告,2010年,美國有1700萬婦女生活在貧困中,其中,有750萬婦女生活在極端貧困中,有470萬單身母親生活在貧困中,婦女貧困率從2009年的13.9%上昇到14.5%,創17年以來新高;極端貧困婦女從2009年的5.9%上昇到6.3%,創歷史新高。美聯社2011年4月12日報道,紐約一位單身母親因不堪一人撫養四個兒女的重擔,自駕車連同孩子沈入哈德遜河,只有一個10歲兒子獲救。

  婦女頻遭歧視、暴力和性侵犯。少數族裔婦女懷孕期間遭歧視。洛杉磯母嬰協會研究報告顯示,32.4%的亞裔母親、47.9%的非洲裔母親、31.1%的拉丁裔母親感受到在懷孕期間受到歧視。根據洛杉磯警察局網站數據和《全國親密伴侶和性暴力調查報告》,美國每年有200萬婦女成為家暴的受害者,大約五個婦女中就有一個曾被強奸過,大約四個婦女中就有一個曾經歷過來自親密伴侶的嚴重身體暴力。據報道,美國軍隊中19%的女性士兵遭受過性侵犯,大部分受害者選擇沈默。 2011年3月至10月,紐約布魯克林日落公園等地區相繼發生20起連環性侵犯案件,受害者均為年輕女性。據報道,美國監獄關押了約100萬女性犯人,很多女性在監獄中受到虐待,甚至在生產時還要帶腳鐐、手銬。

  兒童貧困率創新高。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報告,2010年,美國貧困兒童數量增加了100萬,1575萬兒童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創2001年以來新高。兒童貧困率從2009年的20%上昇到21.6%,653個縣5歲至17歲兒童貧困率昇高幅度大,1/3城市的學齡兒童貧困率高於國家平均水平。據《每日郵報》2011年8月17日報道,2000-2009年,美國38個州兒童貧困率上昇。密西西比州兒童貧困率高達31%。美國人口普查局表示,『生活在貧困中的兒童尤其是幼兒比其他同齡人更有可能出現認知和行為困難,受教育時間更短,長大後失業的時間更長』。

  兒童無家可歸者激增。根據美國無家可歸者中心的數據,2010年有160萬美國兒童露宿街頭,比2007年上漲了33%。據紐約市教育局統計,該市有53503名3歲至21歲的兒童和學生無家可歸。平均每月有6902名6歲至17歲學生無家可歸。2011年萬聖節晚上,近17000名兒童住在紐約市無家可歸者避難所,自2011年5月以來,住在避難所的兒童增加了10%。

  兒童備受暴力、色情侵害。英國廣播公司2011年10月17日報道,過去十年,美國有2萬多個兒童被家人殺害,每年有100萬兒童遭受虐待,每兩個家庭就有一個出現過家庭暴力。《華爾街日報》2011年11月14日報道,賓夕法尼亞州公共福利廳2010年接到12萬個虐待孩子的投訴電話,只有2.4萬個被調查。2009年,印第安納州13歲男孩克里斯蒂安·喬特遭其父親毒打後身亡。喬特過去十年中一直受其父親虐待,每日被關在不足一米高的狗籠里,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美國校園暴力網上欺凌現象日益嚴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2011年6月3日報道稱,至少40%的美國高中生遭受過『網絡惡棍』的網上欺辱。婦女網絡新聞2011年5月23日發表文章稱,佐治亞州性奴問題嚴重,目前該州每月有250到300名未成年人從事賣淫活動。根據斯坦福大學的一份報告,該校2010年性侵犯案件數量比2009年上昇了75%。

  嬰兒出生死亡率高。據《紐約時報》2011年10月15日報道,美國嬰兒死亡率為6.7‰,而黑人嬰兒死亡率高達13.3‰。白人、拉丁裔和亞裔嬰兒死亡率分別為5.6‰、5.5‰和4.8‰。賓州匹茲堡阿勒格尼縣2009年非洲裔嬰兒死亡率高達20.7‰,白人嬰兒死亡率為4‰。1歲前黑人兒童死亡的可能性是白人嬰兒的2倍多。

  六、關於侵犯他國人權

  美國在國際上推行霸權主義,粗暴侵犯他國主權,肆意踐踏他國人權,『成為國際上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美國曾用活人試驗,這是繼虐囚丑聞曝光後的又一大被曝光的丑聞,令世界人民憎惡。英國《每日電訊報》2011年8月30日報道稱,1946-1948年,美國政府資助了一個醫學實驗,1946年至1948年,對約5500名危地馬拉人進行實驗,故意使1300多名士兵、妓女、囚犯和精神病患者感染上梅毒等性病,甚至向患有癲癇病的7名婦女後腦注射梅毒、向一名身患絕癥且感染梅毒的婦女眼睛注射淋病病毒,至少使80名危地馬拉人死亡。美國新聞網站發表文章稱,最新曝光的只是美國政府非法和不道德試驗的冰山一角,很多關於美國非法試驗的可怕丑聞還沒有被揭露,這些可怕的非法試驗目錄很長,例如,政府輻射試驗,人腦控制項目試驗,中央情報局和國防部在『反恐戰』中對『敵方戰斗人員』的試驗等等。《印度教徒報》2011年8月30日還報道稱,自1932年起,美國公共衛生部門在亞拉巴馬州以免費治療為名,將近400名美國非洲裔黑人男子作為試驗品,秘密研究梅毒對人體的危害,實際上當事人未得到任何治療。試驗直到1972年被媒體曝光才終止。奥地利國家電視臺評論說,這是美國歷史上可恥的事件,它記錄了美國醫學道德的黑暗歷史。

  美國發動戰爭,自稱『人道主義乾涉』,和『為了建立一個新的民主國家』,可是造成的卻是人道主義災難。據統計,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已導致伊拉克死亡655000人。根據伊拉克戰爭期間平民死亡人數統計網站顯示,至少有103536名平民死於伊拉克戰爭。平均每天有6.5名平民死於自殺性攻擊和汽車炸彈。而阿富汗戰爭以來,阿富汗民眾死亡人數超過31000人。據報道,2011年5月2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對阿富汗南部地區發動空襲,至少造成14名平民死亡,6人受傷。)5月25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對努力斯坦省發動空襲,造成18名平民和20名阿富汗警察喪生。據英國《衛報》2012年3月11日報道,3月11日凌晨,駐阿富汗的一名美國士兵闖入兩座村莊的3處民宅,開槍射殺了16名熟睡中的阿富汗村民,打傷5人,並焚燒屍體。受害者中包括9名兒童、3名婦女。據路透社報道,目擊者說,多名士兵參與襲擊。另據德國新聞社報道,一名阿富汗議會調查組成員說,有15名至20名士兵參與了這次襲擊行動。他還說,根據調查,被殺的一些阿富汗女性遭到過性侵犯。這種針對平民的『美式屠殺』行為再次揭開了美國自詡『法治國家』和『人權衛士』的遮羞布。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美國無人機共在巴基斯坦境內發動60起襲擊,至少有378人被打死。2011年上半年阿富汗平民死亡人數比2010年同期上昇了15%。據報道,2012年2月20日晚,北約駐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的美國士兵把古蘭經等宗教書籍運往垃圾場焚燒。這種褻瀆古蘭經的行徑激起了阿富汗全國各地以及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民眾的強烈抗議和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美國不贊成廣大發展中國家關心的發展權。在2011年9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18次會議通過『發展權』決議時,理事會成員國均投贊成票,只有美國一家投棄權票。

  美國繼續嚴重侵犯古巴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2011年10月26日,第66屆聯大以186國贊成,3國棄權,僅美國和以色列2國反對的壓倒性多數通過《必須終止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商業和金融封鎖》決議,要求美國立即結束對古巴長達近50年的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這已經是聯大第20次通過這樣的決議,但美國一直無視聯大決議。根據1948年《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第2條,美國對古巴的制裁應被視為種族滅絕行為。

  上列美國侵犯人權的事實只是美國糟糕的人權紀錄的一小部分。然而窺一斑而知全豹。美國自身的人權狀況劣跡斑斑,根本沒有任何道德的、政治的和法律的資格充當『世界人權法官』,將自己凌駕於世界各國之上,年復一年地發表人權報告指責別國。我們再次奉勸美國正視自身的嚴重人權問題,停止將人權作為抹黑別國形象、乾涉別國內政、謀取自己戰略利益的政治工具的不得人心的做法,停止在人權問題上對人對己實行雙重標准和利用人權推行霸權的行徑。
 ·  ·  · 2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