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星期三

雷曼苦主大聯盟 - 雷曼苦主大聯盟, Alliance of Lehman Brothers Victims - 媒體報導

雷曼苦主大聯盟 - 雷曼苦主大聯盟, Alliance of Lehman Brothers Victims - 媒體報導


今年是香港回歸15周年,回顧回歸後的15年光景,香港的樓價變化很多,經歷大上大落。筆者猶記得,97年樓市大旺,炒風熾熱,及後特區政府成立,推出「八萬五」房屋政策,碰巧遇上亞洲金融風暴,資產泡沫爆破,樓價下跌70%。
  後至03年「沙氏」過後,政府推出「孫九招」,令土地供應幾近停頓,加上政府完全撤出市場,並停建居屋,而勾地政策亦令土地供應量「話事權」,拱手相讓予發展商。雖然「孫九招」穩住樓價,但在「自由行」推動經濟的情況下,樓價進一步上升。
  在03至06年間,香港平均每年還有超過2萬伙私人住宅單位落成,當時政府還未醒覺政策不改變,供應量將遠遠落後於需求。結果,在07至11年這5年間,總落成量只有49,300伙,即平均每年供應不足1萬伙。
樓價續升 上車仍難
  相反,經濟持續復甦,即使面對08年金融海嘯,樓價也只是回落了幾個月。再者,面對歐美及中國放寬銀根,利率低企,外地大量資金湧港,加上香港市民經過雷曼事件,對投資於非實物的信心大減,資金紛紛流進房地產,令其價格進一步上升。
  及至2012年,樓價平均指數已經高於97年的最高點,當然市區的貴價地段,比97年更加珍貴,政府才猛然醒悟政策上的失誤,宣布復建居屋及增加土地供應。
  但遠水難救近火,政府惟有「出口術」,配上金管局收緊按揭成數及推出SSD等行政措施遏抑樓價,但大多新招都只能得到短期成效。事實上,一般用家都只能體驗到樓價繼續上升,但按揭成數就愈來愈低,首期要求則愈來愈高,廣大民眾累積的怨氣,結果只會令今年七一遊行,又多了一批生力軍。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